第1篇 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范例
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范例
1、進入電梯前用鑰匙將電梯門打開,進入轎廂后打開轎廂操縱盤的開關盒,并把「att.auto開關」由「auto」轉換到「att」位置。
2、電梯停用后用電氣鑰匙將電梯鎖上,使電梯停止運行。
3、禁止將司機狀態轉為無司機狀態離開,或由他人代開。
4、禁止酒后開梯或睡眠不足疲勞開梯。
5、經常打掃干凈。特別是廳門和轎門的地坎內,注意勿使垃圾阻塞。
6、注意乘客或物品刮碰轎門及轎門擠夾乘客。
7、禁止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及超長超重的物品進入乘客電梯。
8、每天開始運行之前,至少進行1次往返試運行,確認是否有異常。
9、確認緊急用的對講機是否正常工作。
10、徹底了解緊急時的聯系方法及管理方法。
第2篇 外用電梯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司機必須經過安全技術培訓,身體健康,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方可獨立操作。
2、司機必須身體健康,其中兩眼視力良好,無色盲,兩耳均無聽力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和突發性的疾病,無妨礙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司機必須熟知所操作電梯的性能、構造,按電梯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司機應熟知電梯的保養、檢修知識,按規定對電梯進行日常保養。
4、現場外用電梯基座5米范圍內,不得挖掘溝槽;電梯底籠2.5米范圍內,要搭設堅固的防護罩棚。
5、認真做好交接班手續,檢查電梯履歷書及交班記錄等的填寫情況及記載事項,認真填寫運轉記錄。
6、工作前應檢查外用電梯的技術狀況,檢查部位螺栓的堅固情況,橫豎支撐和站臺及防護門、鋼絲繩及滑輪、傳動系統、電氣線路、儀表、附件及操縱按鈕等情況,如發現不正常,應及時排除,司機排除不了時應及時上報。
7、檢查各部位限位器和安全裝置情況,經檢查無誤后,先將梯籠升高至離地面1米處停車檢查制動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繼續上行,試驗卸料平臺、防護門、上限位、前后門限位的運轉情況,確認正常后,方可運行。
8、操作電梯運行起步前,均需鳴笛示警;電梯未切斷總電源開關前,司機不準離開操作崗位。作業后,將電梯降到底層,各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配電箱和梯門。
10、嚴禁超載、超員,運載貨物應做到均勻分布,防止偏載,物料不得超出梯籠之外。未到規定停靠位置,禁止人員上下。
11、運行到上下盡端時,不準以限位停車(檢查除外;在運行中嚴禁進行保養作業,雙籠電梯一只梯籠進行籠外維修保養時,另一只梯籠不得運行。
12、遇惡劣天氣,如雷雨、6級以上大風、大霧、導軌結冰等應停止運行;燈光不明、信號不清應停止運行;電梯機械發生故障、未徹底排除前應停止運行;鋼絲繩斷絲磨損超過規定的應停止運行。
13、暴風雨后,外用電梯的基座、電源、接地、過橋、暫設支撐等,要進行安全檢查。
第3篇 人貨兩用電梯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5
人貨兩用電梯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五)
交底時間:年月日
交底人簽名:
被交底人簽名:
交底內容:
1、電梯的各種安全裝置,遇有磨損、失效及影響安全使用時,應停止作業,待修復完畢,安全可靠方可操作。
2、電梯乘人、載物時,應使荷載均勻分布,嚴禁超載使用。
3、電梯運行至最上層和最下層時,應按操縱按鈕操作,嚴禁以碰撞行程限位來實施停車。
4、電梯的曳引機器、吊繩繩索,電器設備等受損或有故障時,必須停止運行。
5、電梯底籠2.5米范圍內,要搭設堅固的防護罩棚。
6、暴風雷雨后,電梯的基座、電源、接地、過橋、暫設支撐等,要進行安全檢查。
本表一式二聯,一聯歸檔,另一聯交班組保存。
第4篇 施工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司機必須身體健康,兩眼視力各不低于0.7,無色盲,兩耳均無聽力障礙,無癲癇、高血壓、心臟病、眩暈和突發性的疾病,無妨礙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經考核合格,取得主管部門頒發的機械操作合格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3司機必須熟知所操作電梯的性能構造,并按照說明書及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
4司機必須熟知機械的保養、檢修知識,按規定應經常對機械進行維修和保養。認真及時填寫機械履歷書和規定的報表。
第5篇 外用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電梯應有單獨接零、接地保護和避雷裝置。
2.電梯底部周圍2.5m范圍內,必須設置穩固的防護欄桿。
3.限速器、制動器等安全裝置,保持靈敏可靠。
4.操作人員須經培訓取證后方可操作,做到持證上崗。
5.電梯每班首次運行時,應空載及滿載試運行,確認正常后方可運行。詳細做好當班記錄。
6.電梯運行至最上層和最下層時要用操縱按鈕,嚴禁以行程限位開關自動碰撞的方法停車。
7.嚴禁超載或載運超長物件使用。
8.作業后,將電梯籠降至底層,各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閘箱和梯門。
9.風力達6級以上應停止使用,大雨、大雪、大霧天同時也必須停止運行。
10.多層施工交叉作業,同時使用電梯時,要明確聯絡信號。
11.各??繕菍油ǖ揽谔帲瑧惭b欄桿并關好安全門。
12.嚴禁酒后操作,嚴禁非本機組人員操作。
13.電梯吊籠運行高端時不能依靠超高限位停車。
14.機長應組織有關人員每月對架體進行防雷接地搖測電阻值小于4ω。
第6篇 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 一般規則
(1) 電梯司機須經安全技術培訓,并考試合格,持有當地勞動部門核發的“特種作業證”方可上崗,無作業證者不得駕駛電梯;
(2) 定期進行體檢,凡患有心臟病、神經病、癲癇病、色盲癥以及聾啞、四肢有嚴重殘疾的人員,不適合做電梯司機工作;
(3) 對工作認真負責,熱情為乘客服務,上班前不喝酒,有充足睡眠;
(4) 熟悉所駕駛電梯的原理、性能,熟練掌握駕駛電梯和處理緊急情況的技能;
(5) 做好轎廂、廳門門踏板滑動槽和其他負責區域的清潔衛生工作,愛護電梯設備,防止認為造成設備損壞事故。當發生事故和故障時,不亂動設備,及時通知維修人員;
(6) 配合維修人員修理電梯時,精神集中,接受維修負責人的統一指揮,對指揮人員下達的操作指令,必須應答并復述后再操縱電梯。
2. 行駛前的準備工作
(1) 做好交接班工作,認真看交班日志,了解上一班運行情況,不接帶病運行的電梯。
(2) 確定好轎廂位置;開啟廳、轎門,做簡單試運行;觀察選層、啟動、換速、平層、消號、開關門速度及安全觸板等有無異?,F象和聲響;檢查各種指示燈、信號燈指示是否正確,各部限位開關,急停按鈕等動作是否正確,有無不起作用的現象。
(3) 檢查門聯鎖是否良好,廳門關閉后不能從外面扒開,轎門和廳門未閉合到位情況下,電梯應不能啟動。
(4) 檢查警鈴是否完好,電話是否靈敏暢通
(5) 檢查轎廂內消防器材是否完好適用,對上班司機所做轎廂、廳門及門踏板滑動槽內的清潔衛生工作進行檢查。
(6) 對連續停用7天以上的電梯,使用前應協助維修工進行詳細的檢查
3. 行駛中的注意事項
(1) 司機在服務時間內,不準脫離崗位。如必須離開轎廂,應將轎廂停在基站,斷開轎廂內電源開關,關閉廳門,并發出有關告示。
(2) 乘客電梯超載時,司機應勸退一部分乘客,不能超載運行。載貨電梯的載重量不允許超過額定載重量,貨物在轎廂內盡可能擺放均勻、平穩牢固、避免集中載荷、偏載或者因貨物傾倒傷人、損壞設備。
(3) 轎廂內嚴禁吸煙,乘客電梯不允許載運易燃、易爆炸的危險物品及各種國家規定的禁運物資。貨梯在載運危險物品時,必須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 不允許開啟轎廂頂部的安全窗、轎廂安全門,載運長物件。
(5) 關門啟動前,關照乘客不要倚靠轎廂門。禁止乘客擺弄操縱箱上的開關和按鈕。禁止乘客在轎門和廳門中間逗留。
(6) 禁止用檢修開關作為正常運行開關。在運行中禁止用檢修開關、急停按鈕作為正常行駛中的消號。嚴禁在廳門和轎門開啟情況下,用檢修速度作為正常行駛。
(7) 電梯在行駛時不得突然換向,必要時應先將轎廂停止,再換向啟動。手動門電梯禁止用轎門、廳門作為開、停電梯的開關,運行中如發生停電,對于用手柄開關控制的電梯,應將手柄回至零位。
(8) 電梯轎廂頂部不得放置它物;轎廂內不得懸吊物品。
(9) 住宅有/無司機乘客電梯,需要有司機操縱,禁止將鑰匙扳至無司機操作位置,而由乘客自行操作
(10) 禁止用手以外的其他部位用筆、棍等物,代替手指操縱電梯。不做與駕駛電梯無關的工作
(11) 電梯運行中嚴禁擦拭、潤滑或拆卸修理機件,電梯發生故障時,應通知維修人員修理,司機不得自行修理電梯。
4. 當電梯發生如下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時,應停止使用,并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1) 廳門或轎門沒閉合而電梯仍能啟動行駛
(2) 選層后關閉層門,轎門,門已完全閉合而電梯不能正常啟動行駛。
(3) 電梯運行方向與選層方向相反
(4) 電梯運行速度有明顯變化
(5) 內選、平層、換速、召喚和指示層顯信號失靈失控
(6) 電梯在正常運行情況下,安全鉗突然發生誤動作。
(7) 運行中發現有異常噪音,較大震動和沖擊
(8) 電梯在正常負荷下,如有超越端站位置繼續行駛,造成沖頂或蹲底時
(9) 電梯在行駛中無故停車,停車不開門,廳門可隨意從外面人為扒開。
(10) 電梯部件過熱而散發出焦熱的氣味
(11) 人接觸到任何金屬部分有麻電現象
(12) 電梯機房內有大量漏油并通過繩孔等處滴入轎廂,電梯發生跑水事故時
5. 當電梯突然發生故障時,應保持鎮靜,針對發生的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1) 當電梯在運行中,突然發生失控或停駛時,應立即撳按急停、警鈴按鈕,并嚴肅勸阻乘客切勿亂動,及時通知維修人員,設法使乘客安全撤離轎廂。
(2) 運行中的轎廂突然停在兩層樓之間,首先切斷轎廂內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搖車至就近廳門口,打開轎門、廳門將乘客疏導出轎廂
(3) 限速器、安全鉗動作,將轎廂夾持在導軌上時,應切斷控制電源,通知維修人員找出原因,故障排除后,方可再投入使用。
(4) 發生火災或地震時,應保持鎮靜,盡快將乘客送至安全層站離開,關閉層轎門,切斷電源停止使用或交給消防人員使用
(5) 電梯的電氣設備發生燃燒時,應立即報告有關部門并及時切斷電源,使用干粉或1211、二氧化碳等滅火器滅火
(6) 發生人身或設備事故時,應立即停梯并切斷電源,報告有關部門,協助搶救受傷人員,保護好現場。
6. 交班時應作到
(1) 每班交班前做好轎廂及廳門的清潔衛生工作,認真填寫當班運行日志
(2) 交接班應當面交接(交死班除外),如遇接班人未到。交班人不得擅自離開,應請示有關領導派人接班
(3) 如系交死班,將轎廂停在基站,把運行鑰匙開關或主令開關擰到停用位置,并將風扇、照明燈關掉,關好轎廂門和廳門并鎖好,方可離開。
第7篇 中心庫貨運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 非專職或指定人員不準動用電梯。
2 電梯運行時除拉料人員,其他人員一律不準乘坐。
3 料車進出轎廂做到勿碰門壁。
4 電梯載重量不準超過額定標準。
5 不允許利用轎頂安全窗、轎廂安全門的開啟來裝運長物件。
6 轎廂頂上部除電梯固有設備外,不得放置他物。
7 上班前做好檢查或試行,發現轎廂晃動或有聲響要停車檢查。轎廂上下停層安全保險裝置必須良好。
8 運行時,井道、轎廂必須關閉。
9 應急開關供檢查或修理時使用,平時不準動用。
10 有事離開,必須關好井道門。
11 井道/轎廂門軌道隨時疏通,防止軋塞。
12 工作完畢隨手關閉電源開關。
13 機器間嚴禁堆放雜物,地面清潔,防止雨雪飛入,平時應關門上銷,進道底坑內不準積水。
14 轎廂保持清潔衛生。
升降吊籃除運送生產物料外,不準載人,防止事故發生。
第8篇 外用電梯人貨兩用電梯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必須身體健康、兩眼視力不低于0.7,無色盲,兩耳均無聽力障礙,無高血壓、心臟病、癲癇、眩暈及其它突發性的疾病,無妨礙操作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2、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安全技術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后,方可獨立操作。
3、司機必須熟知所操作電梯的性能構造,按電梯有關規定進行操作,嚴禁違章作業.應熟知機械的保養、檢修知識,按規定應經常對機械進行日常保養。
4、現場外用電梯基座5米范圍內,不得挖掘溝槽;電梯底籠2。5米范圍內,要搭設堅固的防護罩棚。
5、認真做好交接班手續,檢查機械履歷書及交接班記錄等的填寫情況及記載事項,認真填寫運轉記錄。
6、每班作業前景尖按規定進行試車,檢查外用電梯的技術狀況,檢查部位螺栓堅固情況、橫豎支撐和站臺及防護門、鋼絲繩及滑輪、傳動系統、電氣線路、儀表、附件及操縱按鈕等情況,如發現不正常情況應及時排除,若司機排除不了時應及時上報。
7、檢查各部位限位器和安全裝置情況、經檢查無誤后先將梯籠升高至離地面1米處停車檢查制動是否符合要求,然后繼續上行試驗樓層站臺、防護門、上限位、前后門限位、并觀察運轉情況,確認正常后,方可正式投產。
8、操作電梯運行時,凡是起步前,均需鳴笛示警;電梯運行作業中,司機不準離開操作臺,如有反常應及時停車檢查處理,故障不排除不準運行。
9、嚴禁超載超員,運載貨物應做到均勻分布,防止偏載,物料不得超出梯籠之外。
10、運行到上下盡端時,不準以限位停車(檢查除外);在運行中嚴禁進行保養作業,雙籠電梯一只梯籠進行籠外維修保養時,另一只梯籠不得運行。
11、天氣惡劣,如雷雨、六級以上大風、大霧、導軌結冰等應停止運行;燈光不明、信號不清應停止運行;機械發生故障、未徹底排除應停止運行;鋼絲繩斷絲磨損超過規定應停止運行。
12、暴風雷雨后,外用電梯的基座、電源、接地、過橋、暫設支撐等,要進行安全檢查。
13、工作完畢,將梯籠降到底層,切斷電源,巡視周圍,關閉門窗和鎖上電源箱,再離梯籠下班。
第9篇 電梯司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應知所操作電梯的結構,各個部件的安裝位置、動作原理。一級保養部位和要求并會入行保養。
二、操作人員應知安全裝置、聯鎖裝置的工作原理和作用,熟知安全窗(門)的應急按鈕的作用。
三、梯籠內乘人或載物時,應使載荷均勻分布,防止偏重,嚴禁超載負荷運行。
四、班前、滿載時和架設時應對電動機的制動入行效果檢查。
五、堅持執行電梯的定期技術狀態檢查制度和潤滑制度。
六、嚴禁在電機制動器處于釋放狀態、制動系統不靈活可靠時使用。
七、各樓層停車時應盡量不用點動操作,停車位置不對時應調整分層碰鐵高度,達到準備停車調整位置。
八、電梯在每班首次載重運行時,必須從最低層上升。嚴禁自上而下。當梯籠升至離地面1-2米時要停車試驗制動器的可靠性,如發現制動不正常。經修復后方可運行。
九、在大雨、大霧和六級以上大風時,電梯應停止運行,并將梯籠降到底層,切斷電源。暴風雨后應對電梯各有關安全裝置入行一次檢查。
十、電梯運行到最上層和最下層時,嚴禁用行程限位開關自動停車來代替正常操作按鈕的使用。
十一、合閘后司機不準離開吊籠,只能在里籠降到最低位置、鎖好電鎖切斷總電源以后才能離開電梯。
十二、作業后。將梯籠降到底層,各控制開關撥到零位,切斷電源,鎖好電箱門,閉鎖梯籠門和圍護門。
十三、操作人員做好當班記錄。
十四、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第10篇 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范本
電梯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 概述
電梯與其它交通工具一樣,在新投入使用前,司機人員要對其性能有一個基本了解,掌握各運行環節之間的關系,要熟悉各種按鈕和部件的性能及組成。在操作電梯時,要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精神集中,愛護設備,為乘客提供安全優質服務。電梯司機必須嚴格遵守本操作規程。
以下各項內容所涉及的工作均由電梯主修人員負責組織實施、落實并隨時做好監護督察工作。
2、 一般安全規定
2.1.凡是上崗人員,一定要熟知本安全操作規程,嚴禁酒后操作和工作時談笑打鬧。
2.2.工作時必須穿著合身,嚴禁穿拖鞋或赤腳作業。
2.3.嚴禁無上崗證人員進行作業。
3、 電梯行駛前的準備工作
3.1.做好交接手續,了解上一班運行情況。
3.2.在開啟廳門進入轎廂前,應看清轎廂是否確實停在該項層站,切忌莽撞,在合上有關的開關后(如照明/運行電源和風扇等開關),要確定其運行方式,做一次簡單的試運行,包括檢查選層、起動、換速、平層消號、開關門的速度、安全觸扳動作是否正常有無異聲響;各種批示燈、信號上、下限位開關、緊急停止按鈕動作是否正常,若發現問題,要及時通知維修人員和管理人員。
3.3.檢查并做好轎廂,廳門口的清潔,應特別注意地坎槽內有無雜物,以免影響廳門的正常開閉。
3.4.在廳門外,不能用手扒啟。當廳門、轎門未完全關閉時,電梯不能起動。
4、 電梯正常行駛注意事項
4.1.禁止電梯超載運行,客用電梯在滿載時,要勸阻后進入的乘客暫等下班電梯;
4.2.客梯不應作貨梯使用,轎廂不允許裝運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對垃圾及建筑材料等,運送時要包裝完整;
4.3.轎廂內嚴禁吸煙,勸阻乘客不要在轎廂內打逗、蹦跳;
4.4.不允許用開啟轎廂頂安全窗、轎廂安全門等方法來運送長物件;
4.5.在開關門之際,應注意乘客不要觸摸或緊靠轎門,以防夾人、夾物,小孩應由大人陪同乘搭電梯;
4.6.勸告乘客勿倚靠轎門或在轎門與廳門之間停留談話,影響電梯的運送效率;
4.7.禁止乘客亂畫、涂抹或隨意搬弄操縱盤上的開關及按鈕;
4.8.嚴禁在、轎門開啟的情況下,用檢修速度―作正常行駛;
4.9.不允許使用檢修開關急停開關或電源開關做正常中的消號;
4.10.在電梯運行中,不得突然換向,必要時可先將轎廂就近層行駛停車然后換向,若電梯運行至端站,則應注意換向。
4.11.電梯在行駛時如突然發生停駛或失控故障,司機就保持鎮靜,立即按急停警鈴按鈕,嚴肅勸阻乘客切勿跳出轎廂,并立即通知修理人員手動盤動曳引機使轎廂進入開門區內,手扒門使乘客安全退出轎廂;
4.12.發生火災時,司機和乘客保持冷靜,把電梯開到就近安全層站停車,并迅速撤離轎廂,并閉好層門,停止使用;
4.13.凡是司機操作運行的電梯必須由專職司機操作,司機人員要持有有關部門發給的上崗證;當司機需要暫離轎廂時,應將電梯停至基站,斷開廂內電源開關;
4.14.每日工作完畢后,須將電梯轎廂停在基站,切斷操縱盤上的電源開關,關好廳門;
4.15.嚴禁在電梯運行時,使用廳門鑰匙開啟廳門;
4.16.連續使用七天以上的電梯,再次使用時,須檢查各部位情況;
4.17.凡是上崗電梯司機都要遵循甲方單位各項規章制度。
5、當電梯發生如下故障時,司機應立即按動“急?!薄ⅰ熬彙卑粹o或對講電話,及時通知維修或管理人員,停機檢修;
5.1.廳、轎門均已關閉,有選層信號后,電梯未能起動行駛時,做如下簡單處理:
5.11應首先按下“開關”按鈕,若門打開則表示門鎖未能完全鎖合,電梯控制線路未接觸及門開關,斷開電梯控制線路然后用人力將門打開,放出乘客并通知維修人員;打開轎門時,切記首先要斷開控制電源,以防電梯突然運行,以保證安全;
5.1.2.按下“開門”按鈕后,門不能自動打開,則應立即按下“急停”按鈕及門開關,斷開電梯控制線路然后用人力將門打開,放出乘客并通知維修人員;打開轎門時,切記首先要斷開控制電源,以防電梯突然運行,以保證安全。
5.2.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梯檢修:
5.2.1.對設有撳按“起動”按鈕或手柄開關等控制的電梯,當廳門、轎門關閉后,在沒有起動行駛指令就自動行駛的電梯,應立即停機檢修;
5.2.2.廳、轎門打開后,按動轎廂內選目的層按鈕或有呼梯信號,仍能開動的電梯;
5.2.3.電梯運行方向與指令相反時;
5.2.4.運行速度有明顯升高或降低,行駛中的異常噪聲、振動或沖擊;
5.2.5.內選、平層、換速、呼梯和指令信號失靈、失控;
5.2.6.預選層站不能平層或超差過大;
5.2.7.電梯在正常行駛時,發生安全鉗誤動作;
5.2.7.電梯在正常行駛時,發生安全鉗誤動作;
5.2.8.保險絲或保險片經常熔斷;
5.2.9.停層后不開門,按附近上或下一層仍不開門;
5.2.10.接觸電梯金屬部分有輕微麻電現象;
5.2.11.設備元件因過熱而散發出焦熱臭味或發現井道內、井底處有煙、滲水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