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熱處理工通用安全操作規程
一、操作人員應經過技術培訓,熟悉和了解各種熱處理設備的構造、性能和熱處理的基本工藝。
二、操作人員應注意防火、防暴、防毒、防燙、防觸電,并掌握有關救護知識和消防器材的使用。工作場所的消防器材應經常保持完備良好狀態。
三、工作中不得任意離開工作崗位,臨時離開應向代管人交代清楚。
四、工作前應對電氣設備、儀表、抽風機系統和使用工具進行檢查。工作完畢應做好場地及設備清掃工作。
五、應盡量采取無氰工藝。化學物品應有專人管理,并嚴格按有關規定存放。
六、禁止無關人員進入電機室、高頻淬火室,室內應保持清潔,不準堆放無關物品。
七、淬火油槽周圍禁止堆放易燃、易暴物品,淬火油溫不得超過80℃。
八、電葫蘆吊運設備、工件的人員要熟悉電動葫蘆操作法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在使用前檢查鋼絲繩和其他附件情況,確認無問題后方可使用。
九、各種廢液、廢氣排放標準應符合環保要求。廢料應統一存放和處理,禁止倒入垃圾箱,防止污染環境。
十、各種加熱爐大修完畢,必須按烘爐規程進行烘爐后方可使用。
第2篇 鹽浴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要指定爐前操作負責人,遵守一般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并做好如下準備:
(1)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皮鞋、眼鏡或防護面罩;
(2)仔細檢查測溫儀表、儀器、電器設備接地線等是否完好正確;
(3)檢查抽風裝置是否正常,液體氰化爐應單獨抽風;
(4)檢查匯流銅板,主、輔電極是否短路;
(5)清除鹽爐爐面的凝固鹽層和抽風口附近的污物,擊碎凝固鹽層,避免熔鹽爆出;
(6)入爐的工件、工具、夾具和掛具等均應干燥無水,必須經過烘烤或預熱。
2.調節電流時應先將變壓器斷電。
3.鹽爐啟動時應采用低電壓,以后逐漸升壓。
4.工件不準與熱電偶、電極相接觸。
5.工件應捆扎牢靠,若掉入爐內應斷電后撈取。
6.添加的鹽類及脫氧劑,必須經過烘烤并應緩慢加入,加鹽量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7.中溫鹽爐應每班脫氧、撈渣一次。高溫鹽爐連續工作4小時即應脫氧。
8.每次停爐前一股腦檢查輔助電極是否完好、干燥,放入時應首先斷電。
9.高溫鹽爐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1300℃;中溫鹽爐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950℃;硝鹽爐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570℃。
10.工作中嚴禁將硝鹽帶入中、高溫鹽爐內。嚴禁將棉織物、木炭、石墨及氰鹽等物質帶入硝鹽爐內。
11.硝鹽爐應用電加熱,嚴禁用煤或油類加熱。硝鹽爐如果坩堝破損,則嚴禁使用。硝鹽著火時,不得使用水、泡沫滅火器或濕砂滅火。
12.工作完畢后,應切斷電源、整理設備及清理工作場地。
第3篇 飛離子氮化爐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應配備專人操作,并要求具有真空、電氣和輝光放電等氮化方面的基本知識,爐前指定操作負責人。
2.真空系統、配電箱、操作柜等裝置均應接地良好。
3.陰極接線柱對地絕緣電阻必須用1000v絕緣搖表檢查,絕緣電阻不得小于20mω。
4.為防止裝卸零件時錯誤操作,自動合高壓而使零件帶高壓傷人,在電氣線路上應裝有保險裝置,確保真空罩打
開時,高壓直流電自動斷電。
5.配電柜、操作柜的門或蓋除維修外,不準隨意打開。檢修時預先發出通知,操作者不得獨自拆修設備。
6.工作時隨時注意電流、電壓的變化和電器的發熱情況,如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工作,請有關人員檢查。
7.其他電器的操作參照電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8.供氣系統不準有泄漏現象。在生產現場準備有防毒面具,以備急用。
9.有關氮氣瓶的管理,應遵守氣體氮化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0.不允許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操作人員在真空罩下面操作。
11.行車吊放真空罩或零件時,必須平放準確,由專人負責。
12.真空系統的冷卻水溫不得超過60℃,并經常檢查各個部位冷卻管道的暢通情況。
13.洗滌零件時,必須遠離火源,加強通風,操作者不準吸煙。
第4篇 箱式電阻爐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遵守一般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仔細檢查測溫儀表、熱電偶、電氣設備的接地等是否良好。
2.檢查爐腔內是否有異常工作,爐底板、電阻絲是否良好。
3.工作中當工件進出爐時,應斷電操作,并注意工件和裝出爐的工具不能與電阻絲相碰撞和接觸。
4.箱式電阻爐使用溫度不得超過額定值。
5.電爐通電前應首先合閘,再開控制柜電鈕,停爐前應首先關閉控制柜電鈕后再拉閘。
6.每月定期清理各部位(包括爐底板下部)的氧化皮和臟物,發現問題應及時修理。
7.熱處理干燥箱、保溫箱、電熔爐不得超過額定溫度。
8.工作完畢,應整理工作場地,并向接班人員交代設備情況。
第5篇 離子氮化爐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應配備專人操作,并要求具有真空、電氣和輝光放電等氮化方面的基本知識,爐前指定操作負責人。
2)真空系統、配電箱、操作柜等裝置均應接地良好。
3)陰極接線柱對地絕緣電阻必須用1000v絕緣搖表檢查,絕緣電阻不得小于20mω。
4)為防止裝卸零件時錯誤操作,自動合高壓而使零件帶高壓傷人,在電氣線路上應裝有保險裝置,確保真空罩打開時,高壓直流電自動斷電。
5)配電柜、操作柜的門或蓋除維修外,不準隨意打開。檢修時預先發出通知,操作者不得獨自拆修設備。美查高
6)工作時隨時注意電流、電壓的變化和電器的發熱情況,如有異常情況,要立即停止工作,請有關人員檢查全工。
57)其他電氣的操作參照電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8)供氣系統,不準有泄漏現象。在生產現場準備有防毒面具,以備急用。
9)有關氮氣瓶的管理,應遵守氣體氮化爐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
10)不允許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操作人員在真空罩下面操作。
11)行車吊放真空罩或零件時,必須平放準確,并由專人負責。
12)真空系統的冷卻水溫不得超過60℃,并經常檢查各個部位冷卻管道的暢通情況。
13)洗滌零件時,必須遠離火源,加強通風,操作者不準吸煙。
第6篇 酸洗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酸洗工作人員工作時,必須穿戴好防護眼鏡、口罩、橡皮手套、橡皮圍裙、工作服和長統膠鞋。
2.酸洗槽應有獨立的抽風設備。在配制酸液和酸洗過程中均應開機風動。酸洗槽周圍應加遮欄。
3.運送酸液或向槽內注入酸液時,應用專用的抬具和夾具。在槽沿高出地面的酸洗槽工作時,不準站在槽沿上。
4.配制酸液時,應先向槽內注水,再將酸液緩慢注入槽內。配制混合液,則先向槽內注水,然后向槽內注入鹽酸,再加硝酸,最后加硫酸。配制過程嚴禁顛倒。
5.所需酸洗的工件的溫度應符合規定。
6.工件入槽應盡量緩慢進入液面。嚴禁將堿性物質帶入酸槽內。人體沾上酸液應立即沖洗,工作場地應備有必要藥品。
7.酸洗后的工件應立即清洗干凈,并按工藝規定中和工件表面酸性。
8.經常檢查工夾具、起重設備和通風管道受腐蝕情況。大型工件及板料酸洗時,行車(或單軌吊車)及其它專用起吊機械的電機應采用密閉形式,其鋼絲繩和吊具應經常檢查,定期更換。在槽面上空工作應對槽面加蓋。
9.酸的保存、儲藏應遵守有關規定。廢酸液應集中回收或統一處理。用管子引流酸液或廢液時,不準用口吸。
第7篇 中頻電爐熱處理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開爐前,對設備進行全面檢查,無異常現象,方可開車。
2.首先開動冷卻水泵,檢查冷卻水循環系統,保證無阻塞,無漏水現象,冷卻水壓力為0.2~0.3mpa。
3.合上發電機組電源開關,按動啟動器的啟動按鈕,啟動發電機組。此時要注意觀察,發現電壓表、電流表指示及其他有異常現象時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
4.發電機冷態啟動時,允許連續兩次啟動。第一次啟動后應休息半小時后再行啟動,兩次啟動均不成功,則需完全冷卻后再次啟動。熱態啟動時只允許啟動一次。
5.發電機組啟動正常后,按勵磁電壓按鈕,接通勵磁電壓,調節旋鈕改變勵磁電流大小,使發電機電壓逐漸升高。開始時將電容器數量置于最小,隨后逐漸增加電容量,在熔煉過程中,隨時調整電容器的容量,使功率因數達到超前0.9。
6.在每次出爐時,將勵磁電源切除,推出全部可調電容器。若出爐時需要保溫,則應隨時調整電容量,以保證功率因數在超前0.9的范圍內。
7.在熔煉期間,隨時監視儀表信號的指示情況,檢查水冷系統和發電機軸承溫度等是否正常(發電機軸承溫度不得超過55℃),作好記錄。
8.停機時應首先逐步減少發電機勵磁電流,使發電機端電壓逐步降低,然后拉掉負載及勵磁電源,最后停機。
9.在發電機組停電15min后,方可停止冷卻水泵。
10.開機過程中要注意安全,不得靠近電容器組、轉換開關等有觸電危險的部位。出爐時,使用吊車要互相協調配合,統一指揮,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8篇 工貿企業鹽浴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應指定爐前操作負責人,并做好如下準備:
①當班人員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防護鞋、眼鏡或防護面罩。
②檢查抽風裝置是否良好,液體氰化爐應有單獨抽風。
③檢查匯流鋼板,主、附電極是否被物體短路。
④清除鹽爐爐面的凝固鹽層和抽風口附近的污物,并同時擊碎凝固鹽層,避免熔鹽爆出。
⑤入爐的工件、工具,夾具和掛具等均應干燥無水,必須經過烘烤或預熱。
2.調節電流時應首先將變壓器斷電。
3.鹽爐啟動時應用低電壓,以后逐漸升壓。
4.工件不準與熱電偶、電極相接觸。
5.工件應捆扎牢靠,掉入爐內應馬上斷電撈取。
6.添加的鹽類及脫氧劑,必須經過烘烤并應緩慢加入。加鹽量應控制在規定范圍內。
7.中溫鹽爐應每班脫氧,撈渣一次,高溫鹽爐連續工作四小時即應脫氧。
8.高溫鹽爐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1300℃;中溫鹽爐使用溫度一般不超過950℃;硝鹽爐使用量度一般不超過570℃。
9.工作中嚴禁將硝鹽帶人中、高溫鹽爐內。
10.硝鹽爐應用電加熱,嚴禁用煤或油類加熱。硝鹽爐如果坩堝破損則嚴禁使用。硝鹽著火時,不得使用水、泡末滅火器或濕砂滅火。
第9篇 液體氰化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氰化工必須熟悉本規程,并具備急救知識。
2.氰化工工作時,都必須穿戴專用的工作服、防護眼鏡、口罩和膠皮手套等。
3.所有專用防護用品都必須存放在專用箱內,不得穿戴出工作地點和拿回家去,每日至少用1%硫酸亞鐵溶液洗滌兩次。
4.在氰化車間內不得飲水、吃東西、吸煙及存放食品。無關人員不得隨意入內。
5.在工作后與飯前,必須用1%硫酸亞鐵溶液洗手,再用溫水及肥皂仔細將手洗干凈。
6.手部皮膚受傷的工人,未經醫生許可不得做氰化工作。
7.工作前指定爐前負責人。
8.氰化鹽爐必須使用獨立的抽風裝置。工作前應檢查抽風設備運轉情況。工作時應將風機全部開動,如風機工作不正常,應立即停止氰化工作。
9.增添的氰化鹽應嚴格檢查化學成分,然后烘干并按所需成分配制好。
10.增添氰化物時應緩慢,必須清除槽底不溶解的沉渣,液面的泡沫及溶渣。
11.氰化最高工作溫度不許超過860℃。
12.氰化處理的工具、夾具應屬專用。
13.嚴格按氰化工藝規范將氰化后的工件進行清洗和中和處理。
14.氰化爐內撈出來的沉渣必須集中保管,統一處理。嚴禁將未經中和處理的殘渣倒入下水道內。
15.氰化鹽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內,并有兩人共同保管。嚴格作好氰化鹽出入庫的記錄。
16.每次氰化完畢應由兩人鎖好氰化爐。
17.修理氰化爐時應在室溫下進行。修理人員也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膠皮手套、防護眼鏡和口罩。
18.工作完畢應立即清理設備附近衛生,工作人員下班后必須洗澡,換上干凈衣服。
第10篇 工頻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要淬火的工件,表面不得有裂紋、折疊、溝痕等缺陷。
2.工件必須有吊裝孔或合適的卡臺,以保證安全吊裝。
3.感應器檢查:
(1)工頻感應器必須絕緣良好。使用前應進行耐壓試驗;
(2)感應器各部螺釘一定要擰緊,并檢查線圈與導磁體是否有接觸,線圈的火線銅管與接線板必須接觸良好,防止打弧擊穿銅管;
(3)感應器上的隔熱套必須固定牢靠;
(4)線圈和繞組是否漏水,如漏水必須經修復后才能使用;
(5)檢查完畢,要用高壓風管吹掃感應器,以免有各種雜物及鐵屑而引起淬火加熱時放炮。
4.檢查噴水器各部位是否良好,如有漏水必須經修復補焊好。噴水孔必須暢通。
5.打開水泵,檢查各水路是否暢通,噴木器噴水情況及電纜冷卻水是否暢通,各水管接頭要捆緊捆牢。
6.檢查水池水位,壓力表及電器系統是否完好。
7.檢查機床減速器。絲杠、立柱,上下頂尖及各種開關是否正常,潤滑是否良好,然后試車運轉檢查有無異聲及其它不正常現象。
8.不允許在電容量及機床負荷方面超載運行。
9.不允許在感應器內無工件的情況下送電。
10.非專職電工不準進入高壓室。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1篇 煤氣加熱轉底式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遵守一般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定期檢查轉動機構是否正常,水封是否有水,時間調速器指針所指速度與實際是否一致。
2.檢查煤氣管壓力應不小于規定值,燒嘴的開關應關閉。
3.打開爐前放散閥門,將煤氣通過管道排入大氣3~5分鐘,以吹凈煤氣管,以免總管中存有煤氣和空氣的混合物在點火時發生爆炸。
4,用肥皂水檢查各連接處是否有漏氣現象,禁止用鼻嗅的方法檢查。車間內禁止抽煙和睡覺。
5.把爐子所有噴射式燃燒嘴上的空氣閥閉緊。
6.用壓縮空氣吹刷爐子的燃燒室2~3分鐘,以排除剩余煤氣。
7.把燃燒的點火棒投入燃燒嘴窺視孔。
8.確信點火棒在燃燒室內燃燒后,將燃燒嘴前面的煤氣開關打開1/3,等氣略有爆聲,發出黃色的火焰,漸漸開啟空氣閥門,煤氣開始噴射燃燒。當火焰顏色開始改變,燃燒嘴無爆炸聲及燃燒穩定,再取出點火棒,并轉而點燃其它燒嘴。
9.若燃燒嘴熄滅,應迅速關閉煤氣閥門和空氣閥門,經過5~8分鐘,再用壓縮空氣吹刷燃燒室,然后重新點火。
10.爐子的升溫要均勻,不應過急。
11.當爐門打開時,注意防止火焰往外噴射傷人。
12.停爐次序:
(1)將空氣閥關掉,再關煤氣閥;
(2)停止轉動機構的工作;
(3)各窺視孔全部關掉;
(4)關掉水管閥門。
13.緊急停爐時應立即關閉通向爐內的閥門,程序按第12條執行,并打開煤氣放散閥門。
14.嚴重漏氣時,應立即報告領導,并戴好防毒面具進入現場將煤氣總閥門關閉,打開門窗。嚴禁開、關電閘和產生明火。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12篇 推盤式貫通電阻正火爐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1.遵守一般熱處理工安全操作規程。
2.檢查設備電氣接地及爐子機械是否完好,電阻絲有無缺損,短路,爐膛內有無障礙及無關物件,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3.通知有關單位送電、送氣,合閘后進行空運轉,檢查推盤及其它裝置是否正常。
4.爐溫不準超過規定限度。
5.爐溫升到規定值時,方可裝料生產。盤裝量應按規定,工件堆放不得超高、超寬,并安放穩當。
6.在生產中要檢查設備電表指示等是否正常,要觀察實際爐溫與透燒盤數,并采取相應措施。觀察時應戴防護眼鏡。
7.生產中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檢修。發生緊急情況時,必須立即停電,并報告領導。
8.爐膛檢修時,必須先將總電源閘刀斷開,并派專人守護閘刀,檢修完畢后方可撤離。
9.停爐時,待爐內零件全部出爐后通知值班電工停電,并把控制柜閘刀切斷。關閉前后爐門,翻料機構和氣閥門。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