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外圓、內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一、工作前應先檢查機床各系統是否安全可靠,各手輪搖把的位置是否正確,限位擋塊是否安置正確。
二、裝夾工件用的夾具(包括緊固螺絲及磨外圓磨床用的頂尖)必須良好有效,裝夾工件后,必須檢查工件是否裝夾得牢固可靠。
三、往復變向油閥門必須靈敏可靠,行程擋鐵應調整到正確的位置并緊固好。
四、啟動砂輪前應將液壓傳動開關手柄放在“停止”位置上,調節速度手柄放在“最低速度”位置上,砂輪快速移動手柄放在“后退”位置上,以防開車時突然撞擊。
五、油壓系統壓力應不得低于規定值,油缸內有空氣時,可移動工作臺于兩極端位置,排除空氣,以防液壓系統失靈,造成事故。
六、嚴禁用無端磨機構的外圓磨床或內圓磨床進行端面磨削。
七、裝卸較重工件應在床面上鋪放木板。
八、工件卸車,必須等卡盤停止轉動,并將砂輪退出后,方能卸除工件,以防砂輪傷手。
九、更換砂輪時,嚴禁使用沒有檢驗合格標志的砂輪,在安裝新砂輪前,應認真檢查砂輪質量,嚴禁使用有裂紋或破損的砂輪;新安裝的砂輪,應進行若干時間的空轉運行,待確認安全可靠時,方可使用。
十、工作結束時,應關閉各開關,把機床各手柄扳回空位。
第2篇 活塞桿外圓磨床操作規程及保養
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操作者必須根據說明書的要求,熟記各潤滑部位,潤滑方法及潤滑油的種類、牌號,按磨床潤滑圖表的規定進行給油保養。
3.開工前,應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對照交接班記錄薄,對磨床各部位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逐級報告,異狀未經排除不得開車工作。
4.開工前應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油池中的油盆應達到規定的油面高度。
(2)調整皮帶松緊度是否合適。
(3)防護罩和砂輪要裝卡牢固,位里正確,防塵氈墊密貼良好。
(4)檢查電氣系統(電動機、配電箱、安全燈、導線、接地線)是否良好,無短路,周圍環境應清潔。
(5)按活塞杯外國磨床說明書規定的潤滑處所,順次注入潤滑油。
(6)接通總電源,順次啟動油泵等電機,注意運轉狀態,發現異狀,異者應立即關閉電源,經檢查處理后方準開車。
(7)開動活塞杯外國磨床,空轉3min,查看各部動作是否正常,音響是否正常,冷卻液是否暢通。
(8)裝卡砂輪前應防止砂輪受潮,砂輪應做靜平?試驗。嚴禁砂輪有裂紋。
(9)裝卡砂輪時,須在砂輪和壓板間墊以0.5~1.0mm的紙墊,并用專用扳子均勻用力緊固,不許用加長管子緊固,以免使砂輪脹裂。
(10)砂輪裝好后應空載運轉5min,操作者應避開正面,確認砂輪運轉正常后,方準使用。
5.活塞桿的裝卡必須符合規定,對因故中斷加工的活塞桿,必須確認工作和磨床的狀態正常后,方準開車。
6.加工活塞桿必須事先清除被加工外國部位的油垢,
第3篇 內外圓磨床工安全操作規程
1.機床操作人員除嚴格遵守本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外,更換和使用砂輪還必須執行磨床一般安全規程。
2.機床開動前應檢查砂輪,砂輪罩等是否緊固。
3.空車運轉檢查運轉部位、機床潤滑、冷卻系統、電器的程序指令等是否正常。
4.修正砂輪時,須戴上眼鏡、口罩。不準對著旋轉的砂輪站立,避免砂輪損壞引起創傷。
5.用手動輪左右移動工作臺,調整左右擺動限位塊,以免發生碰撞事故。
6.先空車運轉往復試車幾次,空轉幾分鐘后,確實可靠時再進行操作。
7.不準任何人站在機床工作臺兩端,防止臺面移動時碰撞受傷。
8.裝卸和測量工件,調整和擦機床等工作必須停機進行。
9.禁止拆除機床上的一切安全防護裝置,不準任意亂動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通知修理。
10.加工完畢,必須將砂輪退出一圈(磨內孔時應前進一圈),以免下一個加工件被砂輪碰撞。工作完畢或告一段落,應將操作手柄放到“空擋位置”,離開磨床時應先停機再切斷電源。
11.用冷卻油加工時,生產場所須有通風設備,以便及時排除油霧。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第4篇 萬能外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
本規程用于指導操作者正確操作和使用設備。
2適用范圍
本規程適用于指導本公司萬能外圓磨床的操作與安全操作。
3管理內容
3.1操作規程
3.1.1操作者必須熟悉機床操作順序和性能,嚴禁超性能使用設備。
3.1.2操作者必須經過培訓、考試或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3.1.3開機前,檢查各手柄、節流閥等應確保在原位或關閉位置。按設備潤滑圖表進行注油潤滑,檢查油位。
3.1.4新安裝砂輪前,應檢查是否有裂紋、缺口,安裝時應進行二次平衡,使用較長時間應進行重新平衡。
3.1.5啟動潤滑油泵、液壓油泵電機、檢查調整液壓系統壓力、潤滑系統壓力,并用手轉動磨削輪檢查轉動是否輕快。
3.1.6點動磨頭橫向進給,檢查砂輪與金剛筆、工件相對位置;操作工作臺縱向往復運動并進行排氣,調節行程和速度。
3.1.7調整磁力,關閉冷卻噴頭,啟動冷卻泵、工件電機、磨頭電機,工作臺往復運動空轉15~20分鐘,檢查磨頭溫升。
3.1.8停機前先復位,關閉冷卻噴頭2~3分鐘后,關閉磨頭、工件電機,待磨頭停止后,關閉冷卻泵、液壓泵、潤滑泵電機。
3.1.9關閉機床電控總開關,關閉電控柜空氣開關。
3.1.10清潔機床,按設備潤滑圖表注油潤滑,對刮研面進行抹油防銹。把各手柄、開關、節流閥恢復到原位或關閉位置。
3.2安全操作規程
3.2.1開機前應檢查各手柄及行程擋鐵是否完好可靠,緊固行程開關螺釘。
3.2.2裝卡工件必須牢固,測量工件時應把砂輪退離停車。
3.2.3經常檢查砂輪是否有裂紋,嚴禁改裝用做端面磨削。
3.2.4合理選用磨削量,砂輪未離工件時,不得停止運轉。
3.2.5禁止在無防護罩的情況進行加工,禁止在頂尖或工作臺面敲打工件。
3.2.6禁止使用有裂紋的砂輪及磨鈍金剛石。
第5篇 磨床平面、內圓、外圓、曲軸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一、起動前準備
1.檢查各部位機件,砂輪、磁性吸盤、夾具、電氣保護接地、防護罩、周圍不得有障礙物。
2.選用與機床主軸轉速相符的砂輪,發現砂輪質量、硬度、磨料粒度、強度不合要求或外觀有裂紋等缺陷時,應檢查后予以更換不得使用。
3.砂輪應有出廠合格證并有受檢合格的標志。
4.更換砂輪時,必須做靜平衡試驗,安裝砂輪時,不準用硬物敲打或過緊嵌合。其最大平衡度不超過15~20gcm。
5.砂輪側面與防護內壁之間隙不得少于20~30mm以上。不準隨意拆除防護罩。
6.安裝砂輪的法蘭盤直徑應大于砂輪直徑l/3~1/2。
7.直徑150mm,圓周速度15m/s以上的砂輪必須進行強度試驗。試驗規范見表9—1。
砂輪試驗規范表??? 9—1
砂輪外徑(mm) | 試驗圓周速度/工作圓周速度 | 運轉時間(min) |
150~275 | 1.5 | 5 |
300~475 | 1.5 | 7 |
500 | 1.5 | 10 |
注:試驗時須有專用防護設備,加速及制動均應平穩。
8.法蘭與砂輪之間必須有襯墊墊好。
9.砂辦與磨床主軸必須同心。
10.裝配時嚴禁用硬物敲擊,緊螺帽時要用專用扳手,緊固要適當。
11.裝卸工件時,必須將砂輪退到安全位置。
12.開動砂輪前,應將液壓傳動開關手柄放在“停止”位置上,調速手柄應放在“最低速度”位置上,砂輪快速移動手柄應在“后退”位置上,以免突然撞擊造成事故。
13.砂輪裝好后,起動不能過急,要先經點動檢查,并經過5~10min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使用。
上一頁12下一頁二、運轉中注意事項
1.操作者不準站立正對砂輪旋轉離心力的方向,應站于砂輪側面進行操作。充分利用吸塵器。
2.砂輪的轉速不得超限,合理選擇進給量,特別在寒冷季節,更應慢速進給,避免由于吃刀過猛,導致砂輪破裂沿切線方向飛擊傷人。
3.更換零件只能在停車后進行。
4.砂輪表面形狀不正時,應及時修磨,用金剛石修磨砂輪時,應用固定架銜住金剛石,切忌用手握拿,修磨進給量要均勻平穩。
5.碳化硅砂輪只能磨硬質合金,禁止磨其它材料和非金屬物質。
6.磨削鋁制工件使用的冷卻劑是煤油、柴油或20#機油的混合劑,應特別注意防火。
7.如液壓系統有空氣時,應移動工作臺于兩極端位置,以排除空氣。油壓不得低于規定值。
8.以內圓磨床裝卸工件時,操作者不準觸碰自動進給杠桿。
9.濕磨工件時,不能讓砂輪局部埋在冷卻液中,以免砂輪失去平衡。砂輪停止運轉前,應先關閉冷卻液,繼續旋轉五分鐘將砂輪所吸水分甩盡后,方可停車。
10.干磨工件時,不能中途加冷卻液。
11.自動往復式平面磨床,應按工件尺寸調整好限位器,擰緊擋鐵螺釘。
12.在磨削加工中,不準用手觸摸加工面。
13.在磁盤上安放磨削工件時,應墊放平穩,通電后再檢查工件被磁盤吸牢。
14.一次磨削多個工件時,要注意置放位置,應在磨削范圍之內,避免工件傾斜飛擊傷人或軋碎砂輪。
15.內圓磨床的往復變向閥應靈敏可靠,并根據工件磨削長度調整好行程擋鐵塊位置。
16.用塞規或儀表測量工件時,砂輪應退出工件以外,要有適當的安全距離,使用塞規之力不可過猛。
17.檢查花鍵磨床的分度機構,限位開關是否靈敏可靠。
18.工具磨床的升降機構不準用作自動進給吃刀。
l9.萬能外圓磨床的固定胎、夾具、頂尖螺絲應緊固牢靠,磨削長工件時,應采取防彎措施。
20.工作臺快速移動時,必須先使工件與砂輪脫開,砂輪末退離工件前,不得停止轉動。
21.加工有花鍵、鍵槽的表面或偏圓工件時,進給應緩慢,并嚴格控制磨削量。
三、停機注意事項
1.如發現異響或突然停車現象時,應立即斷開電源,退出砂輪,進行檢查處理。
2.濕式磨床在冷卻液停止時,應立即停止磨削。
3.停機后,各部件應回到規定位置,做好清潔保養。
第6篇 高精度半自動外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操作者必須根據高精度半自動外圓磨床說明書的要求,詳細了解并熟記各潤滑部位,潤滑方法及潤滑油的種類、牌號,按磨床潤滑圖表的規定進行給油保養。
3.開工前應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對照交接班記錄薄,對磨床各部位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逐級報告,異狀未經排除不得開車工作。
4.開工前應對高精度半自動外國磨床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油地的油量應達到規定油面高度。
(2)皮帶松緊度應適當。
(3)搖動手槍、工作臺、砂輪架的往復運動應良好。
(4)砂輪防護罩和砂輪要裝卡牢固,位置正確,工作臺導軌擋塵氈整應接觸嚴密。
(5)檢查電氣系統(電動機、配電箱、安全燈、導線、接地線、半自動控制盤)是否良好,周圍環境應清潔、無短路。
(6)檢查各潤滑部位、各滑動面及傳動系統,注入潤滑油。
(7)接通電鏡,順次啟動,注意試運轉狀態有無異狀異音,如有,應立即關閉電源,經檢查處理后方準開車。
(8)檢查冷卻泵的電機運轉是否正常,冷卻液是否暢通。
(9)裝卡砂輪時,必須留有間隙,防止脹裂砂輪,緊固砂輪應用專用扳手。
5.工件的裝卡必須符合規定,裝卡完畢后應立即取下扳手。對因故中斷加工的工件,必須確認良好后,方準開車工作。
6.頂卡工件前,頂尖孔與頂尖應擦拭干凈,頂卡松緊程度適宜,尾座要移至適當的位置緊固牢靠,調整緊固好工作臺的擋鐵。
7.加工工件時,必須徹底清除工件上的油垢、灰塵等臟物,不許磨削毛坯件。
8.磨床運轉時,各部手柄應無松動失靈現象,操作者不許離開磨床。如停電或必須離開時,應關閉半自動控制盤,將砂輪離開工件,停止電機運轉。返回開車工作時,應認真檢查半自動控制盤按鈕、各手柄位置及工件卡緊情況,確認無異狀后,方準開車。
9.不準將彎曲不直的工件頂在磨床上敲打調直。禁止用手錘或其他金屬棒敲打各部手。
10.冷卻液必須暢通準確地澆到工件上,禁止在冷卻液中洗手。
11.根據工件材料選用砂輪和合理的磨削量,不得以每次往復大于0.o1mm的進給量進行磨削。
12.裝卸較重工件時,必須選用安全的吊具和方法。同時要在工作臺上墊好防護木板。
13.磨床發生事故后,應保持現場,切斷電源,迅速報告,妥善處理。
14.工作后,應將砂輪退離工件,停止磨床運轉,切斷總電源。
15.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簿等有關記錄。
第7篇 磨床平面內圓外圓曲軸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一、起動前準備
1.檢查各部位機件,砂輪、磁性吸盤、夾具、電氣保護接地、防護罩、周圍不得有障礙物。
2.選用與機床主軸轉速相符的砂輪,發現砂輪質量、硬度、磨料粒度、強度不合要求或外觀有裂紋等缺陷時,應檢查后予以更換不得使用。
3.砂輪應有出廠合格證并有受檢合格的標志。
4.更換砂輪時,必須做靜平衡試驗,安裝砂輪時,不準用硬物敲打或過緊嵌合。其最大平衡度不超過15~20gcm。
5.砂輪側面與防護內壁之間隙不得少于20~30mm以上。不準隨意拆除防護罩。
6.安裝砂輪的法蘭盤直徑應大于砂輪直徑l/3~1/2。
7.直徑150mm,圓周速度15m/s以上的砂輪必須進行強度試驗。試驗規范見表9—1。
砂輪試驗規范表 9—1
砂輪外徑(mm)
試驗圓周速度/工作圓周速度
運轉時間(min)
150~275
1.5
5
300~475
1.5
7
500
1.5
10
注:試驗時須有專用防護設備,加速及制動均應平穩。
8.法蘭與砂輪之間必須有襯墊墊好。
9.砂辦與磨床主軸必須同心。
10.裝配時嚴禁用硬物敲擊,緊螺帽時要用專用扳手,緊固要適當。
11.裝卸工件時,必須將砂輪退到安全位置。
12.開動砂輪前,應將液壓傳動開關手柄放在“停止”位置上,調速手柄應放在“最低速度”位置上,砂輪快速移動手柄應在“后退”位置上,以免突然撞擊造成事故。
13.砂輪裝好后,起動不能過急,要先經點動檢查,并經過5~10min空車運轉,確認正常后,方可使用。
二、運轉中注意事項
1.操作者不準站立正對砂輪旋轉離心力的方向,應站于砂輪側面進行操作。充分利用吸塵器。
2.砂輪的轉速不得超限,合理選擇進給量,特別在寒冷季節,更應慢速進給,避免由于吃刀過猛,導致砂輪破裂沿切線方向飛擊傷人。
3.更換零件只能在停車后進行。
4.砂輪表面形狀不正時,應及時修磨,用金剛石修磨砂輪時,應用固定架銜住金剛石,切忌用手握拿,修磨進給量要均勻平穩。
5.碳化硅砂輪只能磨硬質合金,禁止磨其它材料和非金屬物質。
6.磨削鋁制工件使用的冷卻劑是煤油、柴油或20#機油的混合劑,應特別注意防火。
7.如液壓系統有空氣時,應移動工作臺于兩極端位置,以排除空氣。油壓不得低于規定值。
8.以內圓磨床裝卸工件時,操作者不準觸碰自動進給杠桿。
9.濕磨工件時,不能讓砂輪局部埋在冷卻液中,以免砂輪失去平衡。砂輪停止運轉前,應先關閉冷卻液,繼續旋轉五分鐘將砂輪所吸水分甩盡后,方可停車。
10.干磨工件時,不能中途加冷卻液。
11.自動往復式平面磨床,應按工件尺寸調整好限位器,擰緊擋鐵螺釘。
12.在磨削加工中,不準用手觸摸加工面。
13.在磁盤上安放磨削工件時,應墊放平穩,通電后再檢查工件被磁盤吸牢。
14.一次磨削多個工件時,要注意置放位置,應在磨削范圍之內,避免工件傾斜飛擊傷人或軋碎砂輪。
15.內圓磨床的往復變向閥應靈敏可靠,并根據工件磨削長度調整好行程擋鐵塊位置。
16.用塞規或儀表測量工件時,砂輪應退出工件以外,要有適當的安全距離,使用塞規之力不可過猛。
17.檢查花鍵磨床的分度機構,限位開關是否靈敏可靠。
18.工具磨床的升降機構不準用作自動進給吃刀。
l9.萬能外圓磨床的固定胎、夾具、頂尖螺絲應緊固牢靠,磨削長工件時,應采取防彎措施。
20.工作臺快速移動時,必須先使工件與砂輪脫開,砂輪末退離工件前,不得停止轉動。
21.加工有花鍵、鍵槽的表面或偏圓工件時,進給應緩慢,并嚴格控制磨削量。
三、停機注意事項
1.如發現異響或突然停車現象時,應立即斷開電源,退出砂輪,進行檢查處理。
2.濕式磨床在冷卻液停止時,應立即停止磨削。
3.停機后,各部件應回到規定位置,做好清潔保養。
第8篇 外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1、安裝新砂輪動作要輕,同時墊上比砂輪直徑約小三分之一的軟墊,并用木錘輕輕打,無雜音后方可開動。操作者側立機旁,空轉試車十分鐘,無偏擺和振動后方能使用。
2、機床要清潔,開車前要檢查手柄和行程限位擋塊的位置是否正確。
3、當砂輪快速接近工件時,要改用手搖,并用心觀察工件有無突起和凹陷。
4、使用頂尖的工件,要檢查中心孔的幾何形狀,不正確的要及時修正,磨削過程中不準松動。
5、平磨工作臺使用快速時,要注意其終點。接觸面積小的工件磁力不易吸住時,必須加擋塊,磁盤吸力減弱時應立即停磨。
6、砂輪未完全處于靜止狀態時,不許清理冷卻液,磨屑或更換工件。
7、平磨砂輪的最大伸出量不得超過25mm,砂輪塊要平行。
8、平磨的砂輪損耗二分之一后,重新緊固的壓板不許傾斜。
9、平磨工件要有基準面。如有飛刺等物要清理干凈。
10、要選擇與工件材料相適應的冷卻液,磨削時要連續開放和調整好冷卻液的流量。
11、砂輪不鋒利要用金鋼石修理。進給量為0.015~0.02mm,并須充分冷卻。
12、磨床專用砂輪,不許代替普通砂輪使用。
第9篇 外圓內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一、工作前應先檢查機床各系統是否安全可靠,各手輪搖把的位置是否正確,限位擋塊是否安置正確。
二、裝夾工件用的夾具(包括緊固螺絲及磨外圓磨床用的頂尖)必須良好有效,裝夾工件后,必須檢查工件是否裝夾得牢固可靠。
三、往復變向油閥門必須靈敏可靠,行程擋鐵應調整到正確的位置并緊固好。
四、啟動砂輪前應將液壓傳動開關手柄放在“停止”位置上,調節速度手柄放在“最低速度”位置上,砂輪快速移動手柄放在“后退”位置上,以防開車時突然撞擊。
五、油壓系統壓力應不得低于規定值,油缸內有空氣時,可移動工作臺于兩極端位置,排除空氣,以防液壓系統失靈,造成事故。
六、嚴禁用無端磨機構的外圓磨床或內圓磨床進行端面磨削。
七、裝卸較重工件應在床面上鋪放木板。
八、工件卸車,必須等卡盤停止轉動,并將砂輪退出后,方能卸除工件,以防砂輪傷手。
九、更換砂輪時,嚴禁使用沒有檢驗合格標志的砂輪,在安裝新砂輪前,應認真檢查砂輪質量,嚴禁使用有裂紋或破損的砂輪;新安裝的砂輪,應進行若干時間的空轉運行,待確認安全可靠時,方可使用。
十、工作結束時,應關閉各開關,把機床各手柄扳回空位。
第10篇 萬能外圓磨床操作規程
1、工作前
a.查驗“交接班記錄”。
b.檢查操作手柄、開關、旋鈕是否在正確位置,操縱是否靈活,安全裝置是否齊全、可靠,然后方可接通電源。
c.按照潤滑圖表要求加注潤滑油,并檢查潤滑系統及油箱油量,以保證適當油量、油質符合要求。
d.啟動油泵,排除工作臺油壓筒內的空氣,同時檢查油壓是否正常。
f.使砂輪架快速送進或退出,檢查頭架撥盤和冷卻泵是否同時啟動或停止。
g.停機8小時以上再使用機床時,應先低速運轉3~5分鐘,確認潤滑、液壓、機械、電氣、冷卻系統運轉正常后方可開始工作。
2、工作中
a.嚴禁超性能使用機床。
b.根據工件的材質和工藝要求合理選用砂輪及切削用量。
c.更換砂輪時,應嚴格按規定拆裝。安裝的砂輪必須是合格品。
d.砂輪需經靜平衡;有特殊規定時,要進行動平衡。
e.砂輪安裝后,應空轉3-5分鐘,確認砂輪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f.根據工件的磨削長度,調整好尾架和換向檔塊的位置,并緊固,同時調整好工作臺所需的速度。
g.砂輪接近工件時,必須用手動慢進給使砂輪與工件接觸,不得發生碰撞現象。工件與砂輪未離開時不得中途停機。
h.裝卸和測量工件時,必須將砂輪退離工件,并在停機后進行;工件裝夾必須合理牢固。
i.砂輪磨鈍后應及時修整,不得繼續使用。
j.修整砂輪應選用尖銳的金剛石,修整時必須使用冷卻液。
k.禁止在兩頂尖或工作臺面上敲打、校直工件。
l.使用內圓磨具時,應正確安裝,合理選用加長磨桿,聯接前應將錐孔、錐面擦凈擰緊,并檢查同軸度,符合規定要求后方可試車使用。
m.圓磨削時,要認真檢查電氣限位開關是否可靠,以保證在內圓磨削中砂輪沒有快速進退和自動進給運動。
n.機床運轉時,操作者不準擅自離開崗位或托人看管。
o.機床運轉中出現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機,查明原因,及時處理。
3、工作后
a.停機前讓砂輪空車運轉2分鐘以上,使其干燥。
b.必須將各操縱手柄、開關、旋鈕置于“停機”位置,切斷電源。
c.進行日常維護保養。
d.填寫“交接班記錄”,做好交接班工作
第11篇 活塞桿外圓磨床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操作者必須根據說明書的要求,熟記各潤滑部位,潤滑方法及潤滑油的種類、牌號,按磨床潤滑圖表的規定進行給油保養。
3.開工前,應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對照交接班記錄薄,對磨床各部位進行詳細檢查,發現問題應及時逐級報告,異狀未經排除不得開車工作。
4.開工前應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油池中的油盆應達到規定的油面高度。
(2)調整皮帶松緊度是否合適。
(3)防護罩和砂輪要裝卡牢固,位里正確,防塵氈墊密貼良好。
(4)檢查電氣系統(電動機、配電箱、安全燈、導線、接地線)是否良好,無短路,周圍環境應清潔。
(5)按活塞杯外國磨床說明書規定的潤滑處所,順次注入潤滑油。
(6)接通總電源,順次啟動油泵等電機,注意運轉狀態,發現異狀,異者應立即關閉電源,經檢查處理后方準開車。
(7)開動活塞杯外國磨床,空轉3min,查看各部動作是否正常,音響是否正常,冷卻液是否暢通。
(8)裝卡砂輪前應防止砂輪受潮,砂輪應做靜平衡試驗。嚴禁砂輪有裂紋。
(9)裝卡砂輪時,須在砂輪和壓板間墊以0.5~1.0mm的紙墊,并用專用扳子均勻用力緊固,不許用加長管子緊固,以免使砂輪脹裂。
(10)砂輪裝好后應空載運轉5min,操作者應避開正面,確認砂輪運轉正常后,方準使用。
5.活塞桿的裝卡必須符合規定,對因故中斷加工的活塞桿,必須確認工作和磨床的狀態正常后,方準開車。
6.加工活塞桿必須事先清除被加工外國部位的油垢,黒污和灰塵等,根據工件的材質合理選用砂輪和磨削量,嚴禁磨削工件毛坯。
7.裝卡和測量工件時,必須使砂輪退離工件和停車。工作與砂輪未離開時,不得中途停車。砂輪在接近工件時,不準用機動進給。
8.工作時禁止操作者離開磨床。如因停電或其他原因必須離開時,應將砂輪離開工件后停車。重新開動磨床時,應確認各部無異狀后方準開車。
9.磨床工作時,應注意各傳動部分狀態,如油溫和油壓是否正常;冷卻液是否暢通準確地澆到工件上;油菜與電機的溫度是否正常,有否異狀異音有各操作手柄是否位置正確,各緊固件有否松動位移等。
10.禁止在工作臺面與油漆表面放置金屬物品。
11.禁止在工作臺面及床體上敲打、拆裝、矯直工件。
12.磨床發生事故后,應保持現場,切斷電源,迅速報告,妥善處理。
13.工作完畢后,應將砂輪退離工件,切斷總電源,各手柄放置在空位上。恢復磨床正常狀態,做好日常保養。
14.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簿等有關記錄。
第12篇 數控外圓磨床的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應檢查機械、電器、防護裝置、吸塵裝置、工卡量具等,必須處于完整良好狀態。
2.手動檢查各部之后,空車運轉,檢查磨頭縱向往復運動,確認正常后,可進行工作。
3.工作前按工件磨削長度,手動調整換向擋鐵位置,并加以緊固。
4.數控外圓磨床工作時,液壓系統的壓力應不超出規定值范圍。油溫不得超過50℃,油缸中有空氣時,應將磨頭以最大行程來回走數次以排氣。
5.數控外圓磨床沒有縱向移動的自動和手動的互鎖機構,而用液壓自動往復運動時,必須將手柄拔出。
6.工作中經常檢查夾具,工件的緊固,以及砂輪的平衡緊固和皮帶的松緊。砂輪磨鈍應及時修整。
7.修整砂輪時,金剛刀固定在專用托架上,操作時嚴禁撞擊,并應戴好防護眼鏡。
8.砂輪沒有脫離工件時,不準停車。調整,修理、潤滑、擦拭機床時應停機進行。
9.更換砂輪應遵守磨工一般安全規程。
10.不準觸摸磨削中的工件或隔著運動部位傳送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