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燒結及保障區雙斗取料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操作控制開關行車前,必須鳴鈴示警。
(3)非連鎖作業中,操作人員必須隨時監護工作情況。
(4)檢查設備時,要注意各傳動、旋轉部位,以防機械傷人。
(5)斗輪作業區域及料耙下嚴禁站人。
(6) 單動、手動作業時,兩個斗輪嚴禁同時啟動。
(7) 若發生料堆塌方事故,應將取料機退出料場,調整正常后再取料。
(8)程控作業中,嚴禁操作走停、皮帶、斗輪等機構控制開關。
(9)作業完畢,長時間停車,應將手動夾軌器置于夾緊狀態。
(10)取料作業時,嚴禁料耙耙架觸及物料。
(11) 檢查道軌上有無雜物、物料,道軌是否變形,防止發生大車出軌事故發生。
(12)取料作業遇堅實物料,必須減少大車進給距離。
(13)同時執行堆取料機安全操作規程中的規定。
第2篇 某燒結廠安全操作規程管理制度
一、 總則
第一條 為使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根據公司安全生產實際,特制訂本制度。
第二條 安全操作規程(以下簡稱安規)是按照生產操作過程客觀規律的要求,對生產設備、設施、儀器儀表及工器具的操作使用和維護等方面所作的安全規定,是全體職工在生產操作活動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安全規范和準則。
第三條 所有生產作業場所的操作崗位、工種及所使用的設備都應制訂與其安全操作相適應的安規。
第四條 本制度對安規的制訂、內容、呈報、審批、頒發、修訂、廢止、歸檔、執行以及檢查考核等項工作做出了規定和要求。
第五條 本制度適用于燒結廠所有工種、崗位及設備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
二、 安規的制(修)訂和廢止原則
第六條 安規由作業崗位、設備所在部門負責組織編制,須由相關職能科室審核,并經部門主管領導批準后再上報安全監督科。
第七條 制訂安規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及行業規定、規范、標準及生產工藝安全要求。對各種條件下設備的操作、維護、保養及檢查都要有安全規定。安規條文的文字表達應準確、簡明、具體、邏輯嚴謹、通俗易懂,具有可判斷性、可操作性。
第八條 新建、擴建、改造項目及新設備在投產前必須制訂有效使用的安規。
第九條 對燒結廠制訂的通用工種的安規,各部門應予執行,或根據本單位(部門)實際補充后執行。
第十條 為使安規適應生產發展的動態要求,對安規必須定期進行修訂、不斷健全完善。
第十一條 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及時修改安規。
(一) 安規同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制度有矛盾時。
(二) 在生產工藝改造、布局改變、設備革新以及應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而原有安規已不相適應時。
(三) 安規條文經核實認定與實際情況確不相符時。
第十二條 所有的安規和制定過程中補充、修改及批件和審批表等原始記錄,各級單位(部門)應建立檔案,妥善保管,以便查閱。
三、 安規的制訂要求
第十三條 安規制訂人員要有高度的責任感,有相應的知識和資歷。
第十四條 制訂人員應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及熟悉生產工藝流程、設備性能,還必須熟悉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標準。
第十五條 專業技術性較強、安全操作要求較高崗位(設備)的安規,應由該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編寫。
第十六條 安規制訂后要征求相關崗位、工種操作人員的意見并予完善。
第十七條 安規在行文頒布時每個安規都要分別署上編寫人、審核人及批準人姓名。
四、 安規的申報、審批、頒布
第十八條 安規的審批分兩級進行。
(一) 因新設備、新工藝投產而新制定的安規,應在投入生產前十五天上報公司安全監督處,由安全監督處負責組織相關職能處室審批,必要時也可由安全處報請總工程師審批。因使用新工藝或新設備報批安規時應附送相應的工藝操作規程和設備使用說明書。
(二) 原有安規修訂后應由部門主管領導負責審批。
第十九條 報安全監督處組織審批的安規要一式兩份,安全處接到報批安規后在十天內予以批復,如因特殊情況不能批復,及時與報批單位聯系。
第二十條 各部門對安規的修改意見有異議時,不得擅自刪除或改動,而應以書面形式向安全監督處提出,安全監督處復審后應及時答復。
第二十一條 安規經批準后各部門應以行政文件或正式通知形式頒發,頒發后的安規要在十天內報送安全監督處備案。
第二十二條 在新安規執行生效時,原安規即同時自行廢止。
五、 安規的執行、檢查和考核
第二十三條 安規在實施前要以書面形式告知崗位操作人員,并同時做好安規的宣傳和教育。安規一經制訂頒發,該崗位工種的操作人員就必須遵照執行。
第二十四條 各級生產管理部門對安規的貫徹、實施情況應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并予以糾正。
第二十五條 各級安全管理部門應對安規的制訂及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對違反本質制度規定的單位和責任人追究責任,進行考核。
第二十六條 生產作業崗位無安規進行作業的,對有關責任部門考核500-1000元,責任人考核200-500元。
第二十七條 各部門未按時制(修)訂安規或車間、班組及個人擅自修改安規,應對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考核500-1000元,責任人考核200-500元。
第二十八條 制訂安規后不告知職工,不對職工進行宣傳培訓,職工未掌握安規就上崗作業的,對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人考核500-1000元。
六、 附則
第二十九條 本制度自頒布之日起施行。本制度與國家有關規定有矛盾時,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七、 附件:安規編寫規范要求
1. 安全操作規程編寫應在設備操作規程和工藝術操作規程的基礎上制訂。
2. 若崗位(設備)無工藝(設備)操作規程,只有安規這樣一種操作規程,那么安規就要包括:生產作業過程中的操作步驟和程序,安全技術知識、要求和注意事項,安全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設備維護和保養及安全檢查的要求等內容。
3. 若崗位(設備)還有工藝技術操作規程或設備操作規程,那么該安規可以省略部分已在工藝技術或設備操作規程中已明了的事項,但一些有可能影響到安全的操作步驟和程序及安全技術要求、安全注意事項、安全防護用品的使用、安全檢查等內容是不可缺少的。
4. 對于一個崗位專用的設備(如行車工使用的行車,焊工使用的電焊機等), 設備安全操作的內容可以合并到崗位安規中去。
5. 對于多崗位共用的通用性設備(如落地式砂輪機、臺鉆、電動葫蘆等),必須單獨制訂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6. 通用工具類設備使用的安全操作要求一般不編入崗位安規,而單獨編制為設備安全操作規程。
7. 一般性的安全要求在本單位安全通則中已有規定的,崗位安規中可不再作重復規定。安規必須符合國家安全生產標準要求,其條文不得與國家及有關部門的規程、制度相抵觸。
8. 安規要結合實際,切實可行,不作一些不切實際或不必要的規定。
9. 安規的文字表達要求準確、簡明、邏輯嚴謹,不允許使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用詞。一般情況下在安規中肯定或否定的用詞只能用“必須、應、嚴禁、禁止、不得”等五個,而不允許使用“可、宜、不可、不宜、最好”等模棱兩可的用詞。
10. 針對某一崗位的安規,對設備進行安全檢查的時間要求盡可能明確具體化,如采用每天、每班或接班后等,而不宜用定期、定時等不確定時間周期的用語。
11. 對操作過程中有定量要求的,必須明確給出數據,而不得以符合要求、完好等定性詞語表述。
第3篇 燒結機安全操作規程
燒結機班組人員要熟練掌握此操作規程,一個按照安全規程操作做到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不傷害設備。
一、煤氣產生爐應有專人操作,根據煤氣發生爐操作規程操作。
二、引風機必須在班長的指揮下進行啟動,啟動步驟如下:
1、風機啟動前腰確定主風機的風門是否關閉。
2、啟動電機時工作人員必須遠離電機和風機周圍以防安全事故發生。
3、啟動電機時要注意電機的啟動電流是否正常,電機正常運行后逐步的將風門打開直到能夠達到正常生產需要。
4、風機運行時要確保軸承循環水的暢通,以免溫度過高燒壞軸承。
三、攪拌機的操作規程
1、攪拌機在使用時必須按規定打黃油,加潤滑油。
2、啟動攪拌機后才能提料,料加入攪拌機要攪拌2-3 分鐘,要根據料的干濕適當的加入一定量的水,使其攪拌均勻而后慢慢的放入滾筒,放完后將閥門關閉進行下一次。
3、攪拌機在攪拌時滾筒轉動時才能放料,攪拌機的料沒有放盡時禁止停機。
4、配料工要按配料工藝嚴格配料將配料誤差降到最低,每批料的誤差不得±1kg。
5、攪拌機運行時禁止向攪拌機內伸手或是拿工具伸入攪拌機內防止傷人。
四、機械操作及液壓操作
1、當煤氣發生爐及引風機都正常后燒結開始。
2、機械啟動次序,首先啟動皮帶運輸機,再啟動滾筒,接著啟動狼牙破碎機,最后啟動液壓系統。
3、操作程序,確定箱模前方頂盤頂起后開始收回液壓缸到后位。聽到前方信號收回頂盤。此過程為一個循環,依次循環。
4、液壓操作工要確保各液壓缸在操作時進退要到位,否則會引起推壞設備事故。
5、行車工吊箱模時要掛穩后再吊起,起吊運輸時要注意起吊高度,人不要在吊具下行走,防止機械故障箱模脫落傷人。
6、負責破碎人員要站在安全位置,當頂盤頂起時要將箱模中料迅速清理干凈,頂盤下方不得有料塊影響頂盤回位。
五、停機操作
1、燒結機需要短時間停機,將上料系統停止,引風機不需要停止。根據時間長短調整煤氣爐供氣。
2、燒結機需要長時間停機,首先要將攪拌機內的料用盡停止上料系統,后將煤氣爐作壓火處理,再根據料的燒結程度停止引風機。
六、裝載機工操作規程
1、為了燒結質、產量的保障裝載機工必須按工藝配比將誤差將到最低。
2、工作時要保障燒結機的供料。工作要安排緊湊能篩分的礦料要及時的篩分保持有足夠的存料。
3、不同料的堆放要有條理,料場及倉庫要合理安排利用。
4、工作時要注意安全,倒車時確保車后無人保障設備及人員安全。
第4篇 燒結及保障區接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 交接班前,認真檢查電源是否良好,保設備安全
(3)嚴禁隨意拷盤,以免帶入病毒損壞系統程序
(4)計算機應使用帶保護接地的插座,做到可靠接地,做好防火安全措施,安放足夠的滅火器材。
(5)對主機及主要的模塊電源,未經許可不得擅自開關,以免造成人身傷害及設備事故
(6) 隨時掌握配料室熔劑倉的料倉情況,嚴禁在車輛打灰時揭蓋檢查料位,以免被溶劑燒傷,防打冒倉引起的揚塵。
(7)接收工在雷雨、大風天氣接收車輛時,找好站位不得隨意走動,嚴禁走到車輛的正前方和盲區。預防發生重大設備和人身事故
第5篇 燒結及保障區配料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開機前,應全面檢查設備、工具、照明、安全防護設施是否齊全、完好,周圍是否有人工作,是否有障礙物,選擇開關是否打到“自動”位置。
(3)在設備運轉狀態,測量、調整料流量及檢查設備時,身體與皮帶機、給料機等設備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以防轉動部位咬住衣物、手腳等造成損傷。
(4)清理衛生、保養設備時,不得靠近托料皮帶秤;處理大塊時,嚴禁用手直接排除;使用撬棍時,注意防止橇棍打滑和反彈,以免傷人。
(5)清理料倉粘料時,要系好安全帶或安全繩,使用的照明要用安全電壓(36伏以下),要采取可靠的安全防護措施,要設專人監護,以防塌料傷人。
(6)檢修或排除故障時,要切斷電源,設專人監護,掛牌后進行工作。
(7)利用敲打方式震料時,應站在專用平臺上進行,以防摔傷。
(8)處理料倉蓬料和拖料秤堵料前,必須匯報主控室,經同意切斷拖料秤電源,選擇開關打到“零位”后,方可進行處理;出現緊急情況時,可先停機后匯報;現場處理完畢須經主控室同意后方可開機試車。
(9)捅出料口時應站在出料口側面,防止鐵棍和噴料傷人;鐵棍被擠住時,應立即脫手,切斷電源,打事故開關后處理。
(10)料倉出現懸料,開啟振動器前,人應躲開下料口,以防噴料傷人。
(11)經常觀察料倉連接處是否漏料,防止落料傷人。
(12)處理小篦子上大塊或雜物時,嚴禁用手直接操作,防止皮帶刮擦和大塊砸傷。
(13)涉及皮帶機操作執行本規程中皮帶機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4)生石灰蓬倉時處理前戴好防護眼鏡,防塵帽。防止石灰燙傷。
第6篇 燒結及保障區堆料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操作堆料機各機構啟、停的作業,應依照控制程序和工藝順序進行。
(3) 操作控制開關前,必須鳴鈴示警。
(4) 檢查設備、捅下料口時,要注意各傳動、旋轉部位,以防機械傷人。
(5)前臂架下禁止站人。
(6) 程控操作時,操作人員必須隨時監護工作情況。
(7) 調車走行時,前臂架必須置于回轉角度為零,并注意觀察兩側設備和行人。
(8) 快速調車走行在距東西兩端頭30米處,必須減速變慢速走行,以防發生大車撞極限掉軌、出軌事故發生。
(9)作業時,經常觀察地面人員,提前鳴鈴示警,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10) 遇緊急情況發生時,應立即按動機上急停開關將電源切斷,然后將各操作開關旋置“零”位。
(11) 檢查道軌上有無雜物、物料,道軌是否變形,防止發生大車出軌事故發生。
(12) 同時執行堆取料機安全操作規程中的規定。
第7篇 燒結及保障區煤氣操作規程
(1) 引煤氣前的準備工作
①確認內網打壓合格,準備好做煤氣爆破試驗的工具。
② 煤氣內網閥門的確認
確認各閥門靈活可靠。
確認點火嘴各個閥門,眼鏡閥旁的放散閥、閘板閥旁的放散閥及各氮氣吹掃口和取樣口關閉。
確認主廠房內流量孔板閥、電動閘板閥、電動蝶閥、安全切斷閥和點火器上部手動閘閥開啟。
(2)引煤氣及檢測煤氣
① 打開眼鏡閥。
② 打開手動碟閥。
③觀察廠房頂部放散閥。待煤氣放散15分鐘后,攜帶c0檢測儀開啟放散閥旁的取樣口,取樣做爆破試驗。取完樣后,立即關閉取樣口(必須有人監護,嚴禁單人作業)。如試驗不合格,應間隔5分鐘再取樣,做爆破試驗直至合格。合格后,需重復做爆破試驗,不得少于3次。
(3)點火操作
① 點火前的準備
啟動助燃風機,打開助燃風管道切斷閥及手動閘閥,將少量助燃風送至點火爐內。
將油布或木材等易燃物送到火嘴下的臺車上點燃。
② 點火
待煤氣壓力達到5000pa以上時,開啟點火器中部三至五個火嘴煤氣閥,引燃煤氣。
觀察火焰待煤氣燃燒穩定后,關閉點火器上部放散閥。
具備生產條件后,從中間向兩側依次開啟火嘴點燃。
調整煤氣與空氣比例,(觀察火焰顏色)。
(4)滅火操作
①逐個關閉流量閥、壓力閥、速切閥、插板閥。
② 關閉電動碟閥及電動閘板閥。
③ 打開點火器上部的放散閥放散。
④ 如長時間停車(12小時以上),須關閉手動碟閥和眼鏡閥。
(5)短時間停產的煤氣操作
① 關閉兩側火嘴,中間留3至5個火嘴。
②調整煤氣和空氣流量,使爐膛內保持有少量明火。
(6)注意事項
① 打開火嘴閥門點火時不著火或著火后又熄滅,應立即關閉火嘴閥門,查清原因,排凈爐內煤氣后,再重新點火。
②遇停電或停風事故時,應執行滅火操作。
③如進入爐膛內檢修,或在煤氣管道上動火,須執行<四>;步驟,并從眼鏡閥旁通氮氣吹掃,同時保持助燃風機正常運轉,使爐膛內通風。
④ 發生煤氣中毒、著火、爆炸和大量泄露煤氣等事故,應立即報告調度室和煤氣防護站。如發生煤氣著火事故,應立即掛火警電話,發生煤氣中毒事故應立即通知附近衛生所。發生事故后應迅速弄清事故現場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嚴防冒險搶救,擴大事故。
第8篇 燒結保障區除塵操作卸灰輸灰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當班人員堅守本職工作,非工作人員一律不得操作設備。
(3)設備啟動前進行認真檢查與有關工序聯系后方可開車。
(4)上下扶梯必須手抓牢,腳踏實。
(5)設備運轉前必須把箱蓋嚴,運轉過程中不得把手或其他物體伸入機體內。
(6)在清除機體內雜物和設備檢修時,執行停機掛牌制度。
(7)執行《螺旋、刮板輸灰設備安全規程》。
(8)汽車出入要指揮好,以防車箱撞擊墻壁。
(9)嚴禁用濕手操作電氣設備,如果發生觸電或火災事故時,應立即切斷電源。
(10)嚴禁用水沖洗受熱設備或電氣設備。
(11)清掃衛生時,避免與運轉部位接觸。
(12)處理加濕機及星型卸灰閥堵料時,必須停機掛牌,專人監護。
(13)嚴禁單人處理故障,故障發生后應及時匯報工班長,處理故障必須有人監護。
第9篇 燒結及保障區球團鏈篦機崗位安全操作規程
(1)上崗前,勞保護品穿戴齊全,扣子扣好,帶子系好。
(2) 更換篦板及維修時,要注意燙傷、絞傷,必須切斷電源,并懸掛警示牌。
(3) 正常生產時,各檢查孔要關閉,防止火焰燒傷。
(4)嚴禁用水沖洗篦板,以防蒸氣傷人及損壞設備。
(5)放灰時,腳嚴禁站在皮帶及各運轉部位上。
(6) 開機前,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可靠,與上下工序聯系好,并發出聯系信號,明確信號后,在機旁開機。
(7) 嚴禁用濕手操作電器開關,以防觸電。
(8)進入鏈篦機檢修前要通知主控室,攜帶co檢測儀,以免看火工操作煤氣,造成煤氣中毒。
(9)進入鏈篦機檢修,要使用安全電壓。
第10篇 燒結廠制定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管理,及時評審和修訂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確保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的適宜性和有效性,特制定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燒結廠范圍內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操作規程的評審和修訂。
3引用法規、標準
《冶金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定標準》、《冶金企業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規定》、《天津市安全生產條例》等。
4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制訂
4.1相關部門組織有關專業制訂廠級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送達相關專業和人員進行會簽,征求修改意見。
4.2相關部門根據會簽提出的修改意見,對初稿進行修改和審核,形成審批稿。
4.3審批稿經廠級領導審批后,發布實施。
5評審與修訂
5.1安全生產制度的評審
5.1.1評審的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時,可隨時組織評審。
a)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發生變化;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安全生產相關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
d)管理機構的管理職責發生重大變化時;
5.1.2評審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評審,本著制訂部門組織進行評審的原則。
5.1.3評審內容
a)與法律、法規符合性;
b)與企業發展總體水平的相適應性;
c)與工藝流程和裝置變化的相適應性;
d)安全管理制度之間的相容性和匹配性;
5.1.4評審輸出
5.1.4.1評審結果作為安全生產制度修訂的主要依據之一。
5.2安全生產制度修訂
5.2.1修訂頻次:正常情況下,每年組織評審修訂一次。當出現以下情況,可隨時組織修訂。
a)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發生變化,現行安全規章制度與之出現沖突,或不能充分滿足法律、法規要求;
b)生產裝置和工藝技術發生重大變化;
c)新裝置、新產品投產,現行安全管理制度不能覆蓋其安全管理;
d)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需重新分配安全生產職責;
e)各級人員素質發生較大變化,規章制度的要求已經充分轉變員工的自覺行動;
5.2.2修訂組織:安全生產管理制度修訂,本著制訂部門組織修訂的原則,當制訂部門發生職能變化時,由該職能的后續承接部門組織。必要時,需了解該制度制訂的原始背景。
5.2.3修訂依據:
5.2.3.1國家行業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
5.2.3.2安全生產制度評審結果。
5.2.3.3制度執行過程中,員工提出其它合理建議。
5.2.4修訂后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要履行會簽手續,最后由廠級領導審批后,修訂版發布實施。
5.2.4 安全生產制度終止執行
因特殊原因,終止執行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按原審批程序申請批準終止。
第11篇 燒結機配電工安全操作規程
1. 在操作高、低壓電氣設備時,要側面站立,并穿戴好絕緣鞋和絕緣手套,否則禁止作業。3.2、停送電時,嚴格執行操作牌制度、停送電制度,做好確認,防止誤操作。
2. 停送電一人操作,一人監護,嚴禁單人作業。
3. 配電室應保證充足的照明,按規定配備消防器材。
4. 清掃衛生時,對室內的絕緣板只能用干抹布擦,地面,地溝、蓋板等不準灑水。
5. 配電室內的絕緣手套,絕緣板,絕緣鞋,絕緣拉桿,驗電器,安全遮欄等必須完好、可靠。
6. 配電設備發生故障時,不準私自處理,應找電工檢修。
7. 有人看管的配電室,嚴禁單人作業。無人看管的配電室,門要上鎖,鑰匙放在主控室。
8. 配電工有權制止崗位工人及檢修人員私自到配電室停送電。
第12篇 燒結、球團礦鼓后篩安全操作規程
一、使用前,檢查在外電線是否完好無裸露,各運動件是否正常,各機械篩是否完好和清潔,多人操作時必須一人統一指揮。
二、將機械篩調整零位后,將出鼓的試樣均勻倒入篩面上。
三、鼓下搖擺篩拉出時,不要將電源線壓斷拽斷,防止觸電事故。
四、設定計時90秒,合上總電源,啟動轉鼓機械篩,達到設定轉數時,轉鼓機械篩自動停機,打開放料開關,試樣從落料斗流入接料斗中,打開出料門分別取出各篩分樣,進行分級計量。
五、切斷總電源,如發現篩門沒有處在最低位置時,可用點動開關校正,并徹底清凈面上的燒結,清理機械各部,關上篩門。